网站首页欢迎访问成都市德康医院官方网站

抗菌药物使用说明

发布时间:2017-11-13 16:46 作者:admin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平均而言,中国每人每年使用138克抗生素,是美国的10倍;约75%的季节性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住院患者抗生素处方率高达80%(世卫组织推荐的处方率30%);约97%的手术患者被给予抗生素治疗。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于2012年8月1日开始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该办法实施以来,对降低医院药品费用、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明确清楚认识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抗菌药物?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是同一个概念吗?
首先要明确,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可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不需要抗菌治疗。而感染特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感染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等。抗细菌药又包括抗菌药物与抗生素。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达的是{抗菌药物}的概念。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大家熟知的头孢、环丙沙星、红霉素等都属抗菌药。
二、公众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1.如果生病都去医院太麻烦了,在家里常备一些抗菌药物就可以。
抗菌药物是处方药,都要凭医师处方购买,虽然很麻烦,但可减少或避免自行用药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不建议在家里常备抗菌药物,家里的常备药应该是感冒药、止痛药,或者是一些治疗外伤的药物,不应该把抗菌药物作为家庭常备的药物。
 2.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
感冒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病毒引起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抗菌药物仅能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
3.腹泻时随便用抗菌药物治疗。
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食物过敏、病毒感染、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也会引起腹泻。因此,腹泻不能随便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4.抗菌药物可以预防细菌性感染。
抗菌药物只能用于治疗对其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于给细菌打“预防针”,诱导细菌的耐药性,对于以后的用药有百害而无—益
5.可以保留吃剩的抗菌药物下次生病时服用。
不应该保留吃剩的抗菌药,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吃剩下的。每种抗菌药都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细菌有效,千万不要用剩下的抗菌药治疗其他疾病(无论别人的还是自己剩下的)。每次应该把取到的抗菌药用完,除非医生另有医嘱要求你停药。
6.症状减轻了,就可以自行停用抗菌药物。
尽管自己觉得病好多了,仍需要按照医生的处方继续服用抗菌药。如果没有按照处方规定的疗程服用,有些致病菌可能未被杀死,可能会再次致病。而且,细菌仍存活并且产生耐药性,感染可能更加难以治愈。
三、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产生耐药性
滥用抗菌药物最大的危害就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而迅速的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性细菌的过程。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不断增加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
2.引起菌群失调
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增加医疗费支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生菌群相互制约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灭杀,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3.引起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
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如肝、肾损害,药物性营养不良等。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大都具有渐进性、积累性,故有隐蔽性,一时难以觉察,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抗菌药物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四环素使儿童牙齿变黄;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氨基糖苷类可致儿童永久性失聪 ; 青霉素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
4.浪费医药资源
我国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比较严重: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 般在15%~30%)。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远高于30%国际水平。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都需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滥用抗菌药危害又多又大,轻者危害个人,重者危害人类。因此,—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四、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什么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仅仅要选择恰当,而且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与给药频次,每种抗菌药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规律服用药品。有的人喜欢一次服用当日全部药物,这样使药物在血中浓度太高,易造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同时如果漏服药物后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而不是自行补服药物。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
1.什么情况下该用抗生素治疗?
很多人一旦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就立刻服用抗生素治疗。这其实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则可以服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可以自愈的,像这样的病毒感染我们就不需要用抗生素。因此,该不该用抗生素治疗,应遵医嘱,勿盲目用药。
2.使用抗生素时种类越多,效果越好吗?
联用抗生素的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为了增强抗生素的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3.抗生素是不是输液比口服效果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输液治疗效果肯定比口服抗生素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盲目输液不仅会使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杀死正常细菌,降低人体的防护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能口服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的用药原则。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即可。而且口服给药,更为安全、方便、依从性更好,多次给药更有利于维持血药浓度。
4.抗菌药物应该用多长时间?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有严格的用药疗程规定的。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就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就马上停药了。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般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3~5天,如果病情开始缓解就停用抗生素,这可能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此,在用药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吃够疗程方可停药。
5.抗菌药物服用期间注意事项
患者在服用某些抗菌药物期间,如果同时服用含酒精的食物或饮品,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恶心、头痛、焦虑、胸闷和心率加快等症状,在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7天内,不要喝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食物及饮品,所以建议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保护自我健康,请慎用抗菌药物!